很多求助的人都想和心理咨詢師做好朋友,也就是可以保持咨詢之外的朋友,比如現實生活中的朋友。有了心理咨詢師這個朋友,我覺得我的問題就好辦了。
所以,我很想請心理咨詢師吃飯,或者推心置腹,或者送個禮物。希望得到輔導關系之外的情感建立的友誼。這個愿望是好的,但往往會破壞咨詢的關系。
1、心理咨詢師也是普通人,也有自己的煩惱和困惑。
心理咨詢師本身在現實生活中也會有自己的矛盾和困惑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窗后的難過和艱難的生活,心理咨詢師也是如此。作為一名心理咨詢師,有必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,內心的矛盾和沖突,從而保持內心的和諧與安寧,從而更好地面對一幫助者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咨詢,并更好地提供專業的心理幫助。
每一個咨詢室外的心理咨詢師都需要不斷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,不斷超越自己,不斷提升自己。因為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態、穩定的情緒、敏銳的心理洞察和理解能力,才能在預定的時間內給求助者較好的心理幫助。
2.人無完人,心理咨詢師也各有利弊。
我們可以從世界的一端到另一端,你都找不到美。心理咨詢師也有自己的不足,比如性格、生活、家庭、成長經歷等等。并不是說咨詢師就是智慧的化身是美的個體。咨詢師是普通生活中真實的一員,有他真實的真實生活。
3、咨詢關系拓展到咨詢師外發展,會使心理咨詢師失去中立態度。
心理咨詢師要求保持一種中立的態度,才能夠對求助者的問題有著客觀的看法和理解。當你和心理咨詢師走得很近時,對你的問題他就無法站在客觀的立場,他對你就失去了意義。
由于你和他是朋友,,多一層關系就多一份情感的卷入,很難做到中立。他很在意你,就很容易被你的情緒卷入侵襲,然后他會和你一起陷入心身憔悴中,也就無法真正意義上幫助到你。